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樂聲悠揚 —— 淺談台灣同志派對文化

http://n.yam.com/yam/gay/20130913/20130913750684.html

輕歌曼舞,樂聲悠揚 —— 淺談台灣同志派對文化
   

DJ 汪汪

張小虹在《慾望新地圖》一書裡提及:當同志觀點加入原已熱鬧滾滾的性別與文化研究時,更是豐富了性別/性慾取向(gender/sexuality)的各種疊合歧出,不論是在電視、電影、流行音樂、廣告、時尚等各種流行文化的面貌剖析中,舉凡Adriene Rich所謂的「強迫異性戀機制」(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Monique Wittig所謂的「直心態」(the straight mind)或Judith Butler所謂的「異性戀鑄模」(the heterosexual matrix),頓時成了眾矢之的,而流行文化中的同志消費者與評論家,該如何在文字影像傳媒中「協商」、「反轉」、「揭露」、「抗拒」異性戀強勢訴求,並且「創造」、「轉換」、「偷渡」、「投射」同性情慾空間,便都成兵家必爭之詮釋遊擊戰場。(張小虹,《慾望新地圖》,P.52)

以派對音樂層面來說,DJ Michael Hsu就發現,在同志派對中,以浩室(House)曲風居多,不會有異性戀趴踢常有的嘻哈(Hip-pop)音樂。而台灣的男同志派對又有自己的獨特音樂文化,譬如以前流行恰恰,現在則是韓國與中文流行歌交雜,這都是台灣自己的特色,而這種獨有的特色,構成台灣派對參予者的共同音樂語彙。

一個好的同志派對非常強調這種集體的歡樂性。不過周倩漪在<酷異偶像、性別顛覆—流行音樂中的同志特質與文化想像>一文中說台灣當前的流行文化仍是在「恐同」(homophobia)與「戀同」(homophilia)之間的曖昧張力中搖擺不定,揉捏出欲迎還拒及春光乍洩式的同志情。即使同志社群可藉密碼行為解讀音樂中的同志特質,但當此同志特質未被明言(unspoken)時,當大部分的異性戀閱聽住眾仍無法循線解碼時,這些同聲暗語仍未搖憾到異性戀文化的優勢地位。 (周倩漪,聯合文學,148,P.75)

儘管如此,不可否認的是,台灣同志派對有愈來愈多元的發展趨向,例如以台灣唯一「性愛夜店(Sex Club)」為號召的同志三溫暖Aniki,吸引許多圈內同志的原因,除了每個平常日都有對特定的會員買一送一的優惠以外,還設定了台灣首見「全裸日」當中有四大Party,分別是泡沫趴、頭套趴、KY 趴以及螢光趴,每種趴皆有不同特色,不同賣點刺激感官的最深處。

曾接受過成蹊雜誌訪問的Aniki執行長朱錫光說,每年夏天舉辦的泳池派對,不僅都會邀請夜店DJ或是歌手現場演出,而這樣複合式經營的方式的確吸引了許多同志消費群,甚至未來計畫要推出旅館、餐飲、同志郵輪旅行、度假中心和長青寓所等等,都可能會是往後同志文創產業的發展模式之一。

在顧慮到客人感受、舞池的快樂氛圍之外,保有DJ自身的獨特性、風格與喜好亦是同志派對中重要的環節,缺一不可。個人獨特性的強調,有許多不同的呈現方式,除了在音樂下功夫之外,現在許多年輕的DJ,甚至有自己專屬的經紀人,同時十分擅於個人品牌的經營,透過種種方式來展現自己,譬如有個人的臉書粉絲頁或是各種網路平台而能讓更多同志收聽到自己混音作品,科技發達的今天,許多人都會用電腦接歌,卻聽不到太多實質技巧、也聽不到個人的特色,以至於無法在客人心中留下什麼印象,DJ Michael Hsu不諱言這也是當前DJ最大的挑戰所在。

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DJ汪汪曾經提及過:時下有愈來愈多的音樂場所,臺灣電子音樂的市場卻沒有因此隨之成長,同樣的市場大小卻被越來越多的DJ平分使得DJ工作的收入至今仍無法讓DJ們安心的轉為全職,而這個普遍的DJ雙職業的現象,主要還是肇因於整個文化背景對於派對文化的保守態度。舉辦派對的同志夜店往往扮演了一個承載複雜情緒的場所。寂寞、哀悼感情失落、以及和陌生人即興但不帶感情的身體交歡的可能性。表演者和觀/聽眾雙方認同的基礎,比較不是歌曲中的性別能動力,而比較是現實(眼前的酒吧場面)和擬真(歌曲的脈絡)之間主體交流的可能性。(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P.65)

在同志派對上,是否為同志並非最重要的事,這個DJ所放的音樂是否受同志愛戴,讓同志願意在舞池中手舞足蹈才是關鍵,而實際上有許多同志派對的DJ本身並非同志,在去過這麼多不同的同志派對後,其背後的確是有不少文化現象值得我們去深究並加以討論的。
yam蕃薯藤新聞/成蹊 王咻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