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如果我們的善意被浪費 誰該來安慰我們的傷感?

如果我們的善意被浪費 誰該來安慰我們的傷感?

當好人,大概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的一門道德警語。要學會體貼別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舉凡:「吃虧就是佔便宜」、「退一步海闊天空」、「吃苦苦會盡,享福福會消」這些心靈小語我們大概從小聽到大,也會拿這些話語來安慰自己,當我們自覺明明是個好人卻沒得到好報的時候。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做《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完全講出我的心聲,大家都喜歡當好人,也願意當好人,但是,如果我們的善意被浪費呢?誰該來安慰我們的傷感?故事裡敘述好幾組真人實事,有人因為在公司想對大家好,舉凡各種跑腿泡咖啡影印到各種行政庶務全都包,結果忙不過來的時後只好拒絕某些同事的要求,這時反而引發同事覺得他變了,長官覺得他在做不該做的事,搞得兩面不討好。為什麼?因為我們都太習慣要討好所有的人,希望在每個人心中的形象都是完善的。

當好人,做好人。這是我們從小被教導的儒家顯學風格。

當一個好人當然很好,但當整個社會都在消耗我們的善良呢?如果職場都讓你覺得吃虧當吃補,吃虧就是佔便宜?明明就是我犧牲多、加班努力,怎麼功勞都是別人整碗捧走呢?難道這時我們還要很阿Q地說吃虧就是佔便宜嗎?

真正的勝利不是所謂的吃虧,也不是一味付出的善良,做好人要當善良的人都是道德上的品格勝利。

「做好人要做一輩子,當壞人只要當一次。」

把自己的底線劃清楚,告訴別人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該斥資該鼓勵都該有黑白分明之處,而不是鄉愿式地告訴大家什麼都好。什麼都好也代表你根本沒原則,你只是想討好大家。

更不要把自以為是的「我這是對你好」掛在嘴邊,因為那只是你用你的角度思考,完全沒考慮到別人的想法。

當我們用以愛之名號稱犧牲奉獻,也同時可能剝奪了你身邊親愛人們的選擇權。特別是爸爸媽媽對下一代,總是會說這是對你好,比如說考大學會填什麼科系,父母都只會思考哪些科系出來有工作不會餓死,但若小孩剛好對那些科系完全沒興趣呢?讀了還白讀可能更浪費自己生命。

我們要學習有限度的自私。

當好人是自私的,耍自私是一門從來沒人教過的學問。如何迎接自私,理解痛苦的驅動力?都沒人教過。畢竟自私在過去經驗中都被視為負面,要無私謙讓才是有禮識大體的君子風度。

結果,我們從小卻被教導了最糟糕的偽善心語:「孔融讓梨」

孔融明明上有哥弟,自己卻拿最小的梨子。為什麼?

一:要嘛是他不愛吃梨,或是他想因為希望在父母親面前表現出「懂事」模樣,便此拿最小的,讓父母覺得他從小懂得禮讓,事實上,他從小心口不一,偽善成了標準面具。

二:心口不一:如果孔融真的愛吃梨卻又「餓鬼裝小心」,這不也是如果社會很多人的寫照。誠實真心才是該被教導的理念,如果兩兄弟吵著要吃大梨,這時就是父母親教導「平衡」的道理。如何教?書裡有些例子給你參考。

最後我想提出一個問題,請不要說「家是不講道理的地方,家是講愛的地方」這種道理了。

家才是最需要講道理的地方,很多家庭出問題就是不講道理久了,一切行為都亂套。愛是盲目的特權,親子之愛或是男女之愛有太多沒道理沒邏輯的付出。但道理邏輯才是家裡長治久安的平衡之道。父母對小孩的言教道理需要身體力行,否則小孩看在眼裡會覺得認知失調而無法有真正的參考標準。

善良是我們追求的完備品格,但善良需要有所定義,不是「做到流汗,嫌到流口水」,善良應該被珍惜,而你我自認的「付出」,也該理解,你這樣對某人好,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好?還是這種付出這種好,只是在盡一種道德責任?而被放大成「所謂的好」。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 ... w/20170520/1122179/
你可以善良,但你的善良必須有鋒芒




小魚想休一周年假。提前一個月戰戰兢兢做了書面請示。

年假這種事,本是大法律賦予員工的基本權益,但作為一貫安分守己、處處為公司著想的好童鞋,小魚還是覺得一周不上班挺心虛的,好像欠了誰。

好在,領導准奏。

小魚歡暢地給父母打電話,承諾帶他們去雲南旅行。

買了機票訂了酒店,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人歡欣鼓舞地坐等小魚休假。

不想,離休假日還有兩天,領導忽然找小魚,說你們部門的小宋也要休年假,倆人一起休工作沒法安排,你調整到下個月吧。

小魚當即傻眼,說我們全家都準備好了啊,我加班加點把假期工作都做好了啊,而且我一個月前就跟您說了啊,您也同意了啊。

領導說那時我不知道小宋也要休,她前天才告訴我,她那性格你知道,不管不顧的,想幹啥就必須幹,擋不住。你比較懂事,一向服從公司安排,這次咱們還是大局為重吧。

小魚心中頓時一萬隻羊駝奔騰而過,幾乎氣成了小魚乾。但還是不敢造次,服從了大局,掉著眼淚把機票酒店退了。




昨天她和我聊起來,委屈得不行,說因為自己好說話,每次遇到各種事兒,領導都是讓她退讓,慢慢都成習慣了,倒是那些特別刺兒特別事兒媽的,領導不敢惹,總順著他們。

她問我,是不是就不該做好人。

我說,該做好人,但不該做只會順從的好人。

你可以為公司著想,但不能無止境地出讓自己的利益。

你可以適當妥協讓步,但對方得有是個明白人有心人,知道這次虧待你了,下次得給你補回來,要是他每次都選擇讓你吃虧,你憑什麼還體諒他配合他?

我們做好人,是為了內心安寧,為了營造好的環境。

所以,選擇做好人的前提,只有兩個:我願意,或者,對我有利。

如果你內心不甘,如果別人從不領情,你卻永遠忍讓,永遠不為自己爭取,永遠打落牙齒和血吞,那就不是好人,是慫包。




有時候,“好人”是一個陷阱。他們一旦給你貼上好人的標籤,下一步可能就要侵犯你了。

你這麼好,一定要幫我哦。

你這麼好,一定不會拒絕我吧。

你這麼好,一定可以體諒我原諒我啊。

於是單位的垃圾桶就該你倒。額外的工作就該你加班幹。最後的年終獎就該你最少。

於是朋友聚會就該你付錢。

於是別人說話沒輕沒重的傷到你,你就該不在乎。

於是就算你背著房貸,親戚借錢你也該給,。

於是所有的規劃安排,就算跟你相關,也沒人來問問你的意見。

於是你總是那個被忽略,被怠慢,被最後一個想到的人。

誰讓你好呢。

倒是那些渾身是刺、一惹就毛的人,永遠不會被虧待。

人性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人傷心。欺軟怕硬,拜高踩低,捏軟柿子,欺負傻孩子。




所以,做好人很好,但你身上要有刺。

有個開餐館的姐姐,人特好,店裡的環境菜品也特好。我常帶朋友去,每次她都會給打個七八折。

我有點不好意思,有次跟她說,你別虧了本。

她大笑,說放心,虧本的買賣我不做,所有親戚朋友來吃飯,都是八折去零,我能賺點,大家也能省點。

那有沒有來白吃白喝的?

開始時有啊,但吃完抹抹嘴就走的,下次再來我就提前說好,今天給你打八折哈。他要是還好意思不買單,下次我就不伺候了。親朋好友有情分,我可以少賺點,可以給你加個菜,可以囑咐後廚好好做,但想拿我當冤大頭我不干,咱做的是生意,都來白吃白喝我不就得喝西北風去了麼。

贊啊。

這就該是我們做人的態度。

我為你考慮,但也要為自己考慮。

我可以出讓一部分利益,但讓到哪一步我有分寸。

我盡量做個有情有義的好人,但你別想拿情分拿好人卡綁架我,我不吃那套。




想想,多少人開飯店,是被親朋好友吃黃了的。

多少人會修電腦,就整天東奔西跑給朋友當義工。

多少人天天忙得要死,還被各路人馬使喚著干雜事。

最後可能大家都說你是個好人。但這張好人卡,你拿來何用?

賺錢?你的飯店都被吃黃了。

舒服?你乾著不該干的活疲於奔命。

受到尊重?那些拿你當勞工使的人,會真心尊重你嗎?

所以,人可以好,但不能好得沒底線,不能容忍別人肆意侵犯你的利益。

很多人,就是得寸進尺的。

你若不宣告你的原則,他就當你沒原則。

你若不爭取自己的利益,他就隨意掠取你的利益。

而且一旦發生利益衝突,你會毫無懸念地成為受損方——既然小魚你這麼好,而小宋那麼難搞,就請你讓一讓吧,否則我難做。你難過?不要緊,誰讓你懂事呢。

太懂事的人,心裡都會很苦吧。




其實小宋就是壞人嗎?未必。她可能只是像那個開餐館的姐姐一樣,懂得爭取自己的利益。

這世界,永遠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媽媽最先安撫的,永遠是哭得最兇的孩子。你餓了你不說,她會以為你不餓,起碼你還能忍。

老闆最先考慮的,一定是最刺最硬的員工。你有需求你不說,他會覺得你沒有,或者,可以暫時不考慮。

於是慢慢的,大家可能就會形成習慣,幹活時總第一個想到你,分蛋糕時總最後一個輪到你。

但有時蛋糕就那麼多,會哭的孩子先吃完,輪到你時,已經沒了。

你可能覺得不公平,覺得受了欺負。

但,其實是你允許他們欺負你的。或者說,是你在欺負你自己。你硬生生按下自己的需求,去順別人的心,你對自己不厚道。

對誰都好,只對自己不好,這種好人不要當。除非你願意。你心裡不委屈。你拿著好人卡甘之如飴。

我們不要做刺兒頭事兒媽,更不要做那個在角落裡默默含淚微笑的好人。

自己的利益,就要靠自己去爭取,指望別人宅心仁厚,難免會失望。

所以,在感到委屈時,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在別人侵犯你的利益時,請揚起你不卑不亢的臉,告訴他們:

對不起,我不願意。

不好意思,請把我的東西給我。

來源:新華視點  記者:李月亮


http://news.timedg.com/2017-07/16/20615043.shtml
別再苦當秦香蓮!多餘的犧牲只是情感的重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其實你沒有參與對方的生活的時候,人家照樣活得好好的,還比現在更自由。明明缺乏平等意識,卻以愛的名義去做多餘的犧牲,強迫別人滿足自己的期待,就會失去了各自的界限。

我們總善於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根本傷害不了那些不愛我們的人。

通常在愛情和婚姻關係裡,一點犧牲都沒有的狀況是不存在的,但更合理的方式應該是,不管哪一方做了多少犧牲,都是建立在雙方互相認可和接受的基礎上。否則,任何單方面傻乎乎的付出和心不甘情不願的犧牲,都是病態。

如果對方真的愛你、尊重你,希望你實現自我價值,便不會對你的犧牲表現得那樣理直氣壯、心安理得。同樣,你也不要以「我為你犧牲了這麼多」去綁架對方的人生,覺得全世界都虧欠你。事實上,你這麼做,是在虧待自己。與其想著怎麼美好的犧牲,倒不如想著怎麼漂亮地活。

有個女人來做心理諮詢。她訴苦說她與丈夫是大學同學,由於婚後丈夫找工作困難,又打算繼續深造,所以她放棄考公務員的機會,選擇工作供老公讀書,家裡一切的開銷及家務也全部由她承擔。

後來,丈夫讀完研究所,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而那四年,她也努力做到了公司的中層。可是丈夫的公司更穩定、待遇福利更好,所以她選擇辭職跟丈夫去了上海。到上海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有了孩子,為了照顧孩子,她乾脆辭職當全職媽媽。

過了三年,她發現自己與丈夫漸漸地疏遠,不久丈夫跟她攤牌,提出了離婚的要求。她很不甘心,覺得自己簡直就是現實版的秦香蓮,丈夫就是陳世美。這些年她以男人的事業為重,多次放棄機會,一心支持他,最後竟換來這樣的結果。

不料男人振振有詞:「我逼你供我讀書了嗎?我威脅你去上海嗎?不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嗎?生活不能回到過去,現實的走向就是這樣,我對你已經沒有感情了,強求又有什麼意思?」

聽到這些,女人幾乎崩潰。她不是痛恨多年的犧牲原來是那麼多餘而無用,而是痛恨自己竟然沒看清,在婚姻中原來一直都是自己一廂情願地執迷不悟。假如他們的生活因為丈夫事業有成而逐步改善,兩人過著浪漫而富足的日子,她就不會覺得自己對他的支持和讓步是不值得的。

假如她預知七年後的生活走向是丈夫的嫌棄和拋棄,她就不會選擇主動放棄自強獨立的機會。假如不是她支持丈夫,而是換成丈夫全力支持她去追求事業,她覺得自己也會取得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可惜生活沒有那麼多假如,何況捫心自問,若假設成真,她才是婚姻中那個事業有成的人,那麼當她每天面對一個沒有事業支撐的丈夫和其他更優秀的男人的時候,她會滿意這場婚姻嗎?這才是真相。

在婚姻或情感關係裡,當初自願的選擇,現在只能貼上犧牲的標籤,無論是對付出者還是享受者來說,都是一種重負。選擇支持愛人的學業,也算是一種善良的成全,而選擇支持對方的事業而完全放棄自己的事業,則只能算是一種多餘的犧牲。

如果我們從這段情感故事中抽離出來,更客觀地分析,也許還會看到更殘酷的真相。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成績,誠然有家人的支持,但根本上還是自身的努力。

婚姻中用各自的付出比例,來衡量彼此應有的責任,於理有據,但於情則不夠智慧,因為這樣做其實就是把婚姻當作一種投資,她期望用自己的時間、青春、耐心、事業心及發展機會,來換取丈夫的成功,然後換來丈夫的感恩、真情和永不變心。可是事與願違,於是她賠了本卻無可奈何。哪怕最終的離婚判決能給予物質的賠償,卻換不回她人生的損耗。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抱怨:

我為這個家犧牲了這麼多,到頭來得到的卻是背叛!

我為他犧牲了自己的事業,熬成黃臉婆,他卻不要我了!

我為她得罪家人、疏遠朋友,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她和孩子身上,現在她卻嫌我事業心不夠!

這些話裡都有一個共同的詞語:犧牲,似乎只有犧牲才能換來情感、婚姻上的籌碼。但從邏輯關係上來說,一個人的犧牲並不是另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條件,甚至也不具備直接的因果關係。

不然,單身豈不是永無出頭之日?因為沒有愛人為他們做這些犧牲啊。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犧牲,都是一種多餘的付出,往往會成為雙方的情感重負。身為付出的一方,需要不停地繼續強化最初的付出行為,以維持自己一貫的形象,即使自己已經不堪重負,也不能改變,否則就顯得前後矛盾、言行不一。越是這樣,內心積累的渴望情緒就越強烈,對對方的表現就抱持著更高的期望。若事情不是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內心很容易就失去了平衡,從而對兩人的關係產生強烈的質疑和絕望感。

身為另一方享受者,承受的心理壓力並不比付出者少,作為家庭改善經濟處境和社會地位的唯一出路,本來兩個人的事,現在一個人做,壓力可想而知。如果幸運成功了,而且雙方的感情沒有發生變化,當然皆大歡喜。倘若事情的發展出現了偏差,對方就會睜大眼睛質問:「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嗎?」

當你把人生的需求完全交給別人去滿足時,就不要怪別人會讓你收穫失望。夫妻之間,本無血緣關係,最強的關係紐帶是彼此的喜愛和眷戀。沒有感情,再多的責任和義務都是乏味的。當年的美麗和溫柔,或者英俊與擔當,如今變成討債似的互相攻訐。愛沒有了,婚姻如何勉強維持?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其實你沒有參與對方的生活的時候,人家照樣活得好好的,還比現在更自由。明明缺乏平等意識,卻以愛的名義去做多餘的犧牲,強迫別人滿足自己的期待,就會失去了各自的界限。

真正的愛,是給別人需要的東西。如果你表現愛的行為,人家不在乎甚至根本不想要,自己還不開心時,就要停下來,思考自己的動機。但是偏偏有很多人明明內心十分不滿,卻仍然要去付出。為什麼?因為我們害怕對方離開,害怕對方用糟糕的方式對待我們,害怕獨自支撐失去的依賴感。這些都不是真愛,而是恐懼。

我們總是甘願被我們所愛的人傷害,因為我們愛他們。我們總善於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根本傷害不了不愛我們的人。

如果你所謂的愛是這樣,那麼,請停下來,承認自己的不成熟。不成熟的人連照顧自己的精力都不夠,哪有精力照顧別人?還是把時間和精力用於自我成長吧!

書籍介紹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36則讓你有態度、不委曲,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的世道智慧》,采實文化出版透過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慕顏歌

作者慕顏歌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她慧黠又有態度的觀點與文字,經常一語道破世道困境,為千萬人指引迷津,屢屢成為網路瘋傳的金句語錄。她最直指人心的觀點,就是在這時代,為「善良」寫下新的定義,破解許多人心中長久的兩難糾結。她認為,想要讓別人看見你的良善,你得用自己的光彩照亮自己。善良是一種選擇,不要習慣了容忍和退讓,結果慣縱他人,為難自己。

本書收錄36段人生場景,層層剝開36種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心理與生活真相。作者在這些情境中,或苦口婆心、或當頭棒喝,解析引導,讓我們看穿人際的困境,重拾力量,找到適切的出口。

文:慕顏歌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8987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36則讓你有態度、不委曲,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的世道智慧

與其明哲保身,不如立場鮮明

問題在於,我們混淆了明哲保身和懦弱的界限。

我常在想,我們生活在一個由人構成的群體環境,不得不將精力用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本來溝通是為了消除隔閡,增進瞭解,透過配合彌補單一力量的缺陷,最大限度地發揮力量。

然而現實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彼此抱怨或人為設置的障礙。總有一些人似乎站著說話腰不疼,毫不顧及自己的言論其實只能讓壞人更加無所顧忌,讓好人明哲保身,活生生地將善良逼成了怯懦。

於是,我們常常會面對一群好人欺負另一個好人,其他好人卻坐視不管的現象。比如:醫患間的緊張關係,讓許多本性善良的醫生只好選擇少做少錯,處理病情時瞻前顧後,醫術也沒有提高,最後的結果就是:不利於病人的及時救治。

前一陣子,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關於產婦憂鬱症的文章。發文者講了一個患憂鬱症的產婦殺死孩子之後,絕望自殺的悲劇。看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沉重。隨後看到有一堆人轉貼,其中夾雜了各種無意義的指責。

有人說:「不就是生個孩子嗎?哪來那麼多事?當初,我不知不覺就生了。」

有的人責備自殺的產婦心理變態,因為她當初生孩子感覺很快樂。

面對這些人和他們的言論,我真的很無語,本來大家要討論的是產前/產後憂鬱應該關注的話題,引導大家關心這群人。沒想到引來一大群人用自己的正確來反證產婦的錯誤,也許他們是正確的,但是,從中卻反映出對生命的漠視,恰好是人性中最大的惡。

我從中看到的還有更大的悲哀。首先,不能武斷說這些人就是本性壞,不是好人,有可能這些人完全無法明白別人的感受。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當事人生活中所經歷的某些困境和打擊,對這些評論者來說或許並不是雞肋,因此,他們會推測若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會造成多大的實質性傷害,所以他們對產婦的行為表示不理解。

於是,他們動不動就評論:「那些事情我也經歷過啊,沒那麼難啊!」、「我們也感受過啊,沒那麼痛啊!」他們只相信自己的感受,如果別人的感受與他們不同,反應太過強烈,便認為人家有病,表現得軟弱了,便認為人家矯情。本來我還想說個兩句,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產後憂鬱這個現象,而不是對產後憂鬱的人橫加指責,一想到那些人的極端、偏執,便覺得多說無益,就放棄了。

透過這件事,我也在反思,為什麼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從未真正解決的沉默困局。

按理說,中國人的聰慧從來不遜於其他種族,其中難免魚龍混雜,一些生存智慧,除了向來我們引以自豪的勤勞能幹、善良包容,還不難發現一些市儈哲學、投機思想。比如,韜光養晦,這本是一個具有智慧的詞語,現在卻變成了該怒吼時不怒吼,該出手時不出手的犬儒主義代名詞。

我也是其中一員,所以明明看到了那個論壇的謬論,最後還是選擇了退避三舍,不敢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從古至今,只要人多的地方,「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都普遍存在。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不講規則,肆無忌憚,真正善良的人反而不能說話。因為一說話,不管對不對,都會遭到排擠。

我們選擇趨利避害的生存智慧本沒有錯,問題在於,我們逐漸混淆了明哲保身和怯懦的界限。比如,看到馬路上一位美豔的女司機被男人歐打,你身為路人該怎麼辦?看到一個老實的孩子被同學圍毆,你身為路人又會怎麼想?

雖然被問到這類的問題時,我們可以毫不費勁地把自己代入那個情境,去想像自己的情緒反應和生理反應,然後給出一個傾向道德標準的回答。然而事實是,大多數人會保持沉默。沒遇到事情時,一切都不是問題,一旦身臨其境,可能所有的節操都支離破碎。

不是所有善良的人都能經得起壓力的考驗,正如電視劇裡的叛徒說:「雖然我失去了尊嚴,但是我還活著。」(而烈士則會說:「雖然我死了,但還保有尊嚴。」)

當你越常選擇明哲保身,就不要怪你在別人的眼中漸漸地喪失了立場。好好先生的評語,也許是朋友、同事對你的誇讚。本來你覺得還不錯,如果有一天,你得知馬路上那個被追打的女人是你妻子,校園裡那個被圍毆的孩子是你兒子,你是不是還要裝睡下去?你是不是希望社會上這種好好先生少一些?

我相信,每個人內心肯定有一個壓抑的自己,他一定在渴望:行事但求無愧於心。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一世,不論一時。

你那麼好說話,其實是沒原則

你那麼容易受人指使,其實是錯把沒原則的寬容當胸懷。

你從小被人稱讚:「性格好、沒脾氣、文文靜靜。」雖然你沒有很喜歡,但也不會想太多。等你工作了幾年,在人際交往中一次次地受傷,你可能會覺得,還是本性善良、但個性鮮明又會發脾氣的人,過得比較好。

雖然你儘量避免與他人起衝突,雖然你的朋友也不少,雖然有些事在別人看來就該生氣,而你卻覺得沒什麼,但是你終於慢慢地發現,這樣的你讓別人不知道你的原則在哪裡,而變得不再重視你、珍惜你。

季小堂打電話給前同事,前同事說:「真懷念你啊!你走了,天氣這麼熱,都沒有人幫我買可樂了。」

這一句話讓季小堂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季小堂剛進公司的時候,為人熱情大方,大家都喜歡找他幫忙,而季小堂從來都是來者不拒。平時他總是早早地就到公司,打掃辦公室。聽到誰說一句:「我沒吃早餐,好餓呀!」他就會主動拿出自己的餅乾送過去。有時,假日還會幫同事收快遞或處理工作。炎炎夏日,他經常帶冰鎮的可樂來公司分給大家喝。

隨著工作量漸漸地增多,季小堂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幫同事了,抱怨聲卻隨之而來,有的人還當面尋他開心:「小堂堂,趕緊去倉庫領一包影印紙,我們等著用!」礙於情面,季小堂還是默默地照做了。

後來,主管開始吩咐季小堂做一些工作之外的雜事。比如,去車庫幫他搬東西。結果,季小堂才剛出辦公室大門,就被出差回來的經理撞了個正著。經理問季小堂去幹什麼。為了不給主管添麻煩,季小堂就說去購買辦公用品。結果經理不知從哪裡知道了事情真相,就把季小堂叫去辦公室訓了一頓,說他身為人事部行政人員,連誠信兩字都做不到,又怎麼能管理其他人呢。

季小堂無言以對,遞交了辭職,背著好人二字的他,丟了工作。

人在職場,很多人也會遭遇到類似有苦難言的情景。上司把很多跑腿的事情交給你,你會糾結於,他是重視你、想跟你親近呢,還是覺得你好說話?同事故意說話刺激你,你會想他是覺得你好脾氣、不會生氣呢,還是利用你好欺負,發洩他的憤懣?

有時候,你甚至會懷疑自己:說好聽點,是性格好、沒脾氣,說得難聽點,就是沒主見。

你在任何場合都微笑示人,人家可能覺得你沒個性,下意識地就開始輕視你。你對朋友有求必應,放棄自己的安排,滿足他們的邀請,等下次你不答應的時候,人家便覺得你不夠意思。你心無城府,多次借錢給同事也不好意思催帳,結果他們習以為常,你倒是被逼入兩難的境地,要錢嘛,怕傷感情;不要錢嘛,又白白遭受損失……

就像季小堂,他那麼容易被人指使,無非是錯把沒原則的寬容當胸懷,所以不懂得拒絕。他是喜歡照顧別人來確定存在感的那種人,所以往往既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又害怕被別人拒絕。於是,心裡想說「不」的時候,卻言不由衷地冒出「好」,生怕直接說出「不」,會傷了自己的自尊,也對不起別人。

其實,自尊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接納和喜歡自己。不願意說「不」、害怕傷害別人的人,通常也很在意被別人拒絕。這類人容易把被拒絕,理解成別人對自己不喜歡、不重視,甚至不尊重,更糟糕的是,隨後也會覺得自己似乎沒那麼重要或者沒那麼好。而這種拒絕激起的無力與無能感,隨之引發憤怒、傷心的情緒。他們總是寧願委曲自己,成全別人,難怪會活得那麼糾結。

這樣委曲自己,強迫自己的背後,並非真正心甘情願,而是隱藏著一個「你也不要拒絕我」的心理期望。因為害怕被別人拒絕,所以不敢拒絕別人。又因為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不被拒絕的善意,於是我們開始失去原則,無底線地向身邊的人和事妥協,甚至最後我們也開始討厭太過殷切關心他人的自己。

就這樣,你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原則,被別人發好人卡,你越來越難以把握哪些事是必須堅持的,哪些事是可以寬容的。然後,不敢說「不」,不好意思說「不」,不會恰當地說「不」,你被所謂的本性善良裹挾前行,變得看不清事情,沒主見。

寬容不等於沒原則,你應該有心胸,也要守住底線。當你能夠從容地拒絕別人,你就會知道大多數時候拒絕並不是有意傷害,相反的只是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回想一下,不管是家人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對你提出大大小小的要求時,你有說不的時候嗎?即便嘴上沒說,但心裡卻不樂意嗎?你是否認為,如果你拒絕了他們,就說明你不愛他們或者不在乎他們嗎?

反過來想也一樣,別人即使在某件事情上拒絕了你,並不等於他們不在意或不看重你,只是他們真的不願意或根本無法做到。

允許自己拒絕別人,才能真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拒絕,就如同認定自己有罪的人更懂得寬恕一樣。一個人懂得尊重自己的意願,也常常願意把這樣的尊重給別人。

難以拒絕,可能是因為你覺得只有不斷地順從別人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如果我們習慣透過別人來肯定自己,也就活在別人的眼裡和嘴裡。當來自別人的肯定成為必須,與其說我們是在肯定自我,不如說是在否定自我,到最後,你會發現,你已經沒有肯定自己的力量。

建立個人的邊界,確立自己的原則,敢於說出自己的真實意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我們在剛開始與他人交往時產生不愉快,但是只要我們足夠真誠、態度堅定,他們遲早會認可和尊重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

在不觸碰底線的前提下,一切對錯、好壞、喜歡不喜歡都可以接納、包容、理解。你要做一個讓自己快樂也讓別人欣賞的好人,而不是濫好人。

善良,有時不過是弱者的擋箭牌

什麼時候,善良變成了不用講道理的擋箭牌?

做一個善良的人,比做一個講道理的人輕鬆。

雖然世上很多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我發現身邊很多人,完全不問事情的起緣,就自顧自地站在看上去比較弱勢的那一方,動不動就標榜善良,然後給別人套上「你應該善良一點」的枷鎖。

下面的場景,或許很多人都聽說過,甚至親身經歷過。

你買東西的時候一個年長的人插隊,當你和他理論,身邊就有這種人站出來說,做人不要太斤斤計較,又沒什麼,讓他一下不就好了。你的工作夥伴事情沒做到位,給你帶來很大的困擾,當你因此發飆的時候,她流淚飛奔出去。那麼,不用半天,你得嘴不饒人、把人活活罵哭的名聲可能就傳遍全公司,然後有一群這樣的人會來告訴你,都是同事,你應該大器一點。

「他都那麼可憐了,你就不能善良一點?」

「我已經給你賠笑臉了,你還想怎麼樣?」

真奇怪,什麼時候善良,變成了不用講道理的擋箭牌?

當年我讀大學的時候,曾經與人一起合租。合租的那位算是富家女,據說上大學之前都是住在家裡,連垃圾都沒有倒過。所以從合租的第一天開始,她從不打掃房間,不叫瓦斯、不付水電費、不洗碗,更不用說刷馬桶,簡直就像住旅館一樣,她是一位傲驕的公主,而我就是她的服務生。

後來我生病了,在床上躺了一週,她就讓垃圾在家裡堆了一個禮拜。我實在忍無可忍了,爬起來把屋子打掃了一遍,扔掉了所有的垃圾,把堆在水槽裡的碗盤全洗了。結果她帶了外賣回來,吃完之後,照樣杯筷碗盤全堆在水槽裡。

我一下子怒火中燒,發了飆。結果她四處跟人說,我多麼不近人情,她那麼可憐,長這麼大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本來就什麼都不會,而我從小就獨立生活,什麼都會,卻不肯對她包容一些。於是也有同學來勸我:「你應該寬容一點、善良一點。」我哭笑不得。你可以想像,我除了無語,還能解釋什麼?

後來我出了社會工作,我發現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有些人,根本就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要站在看上去可憐的那一邊就好了,多麼簡單!我想,他們之所以標榜善良又給別人套上善良的枷鎖,只是因為做一個善良的人,比做一個講道理的人輕鬆。

我有個好朋友,談戀愛的時候男友劈腿。幾年之後,前男友和新歡結了婚,似乎過得不幸福,而且還不幸得了病。反正結果就是他來找我的朋友借錢,說是要救命用的。我朋友不假思索就拒絕他了。然後,也有人跑來勸她:「你應該善良一點,無論以前發生過什麼,現在畢竟是救一條命。」

跟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朋友敲著桌子大罵起來。我知道她為什麼要罵。那年,因為他劈腿,兩個人分手,萬念俱灰之下她自殺了,還好家人及時發現,送她進醫院搶救了回來。她自己這條命,也是命!

現在互聯網發達,看得多了,你自然也就明白了。那些新聞評論裡總有人說:「如果有錢,誰會去搶劫呢?」其實這些見別人被搶劫、被欺騙、被背叛、被壓榨,號稱仍舊應該寬容的人,當自己利益被觸犯的時候,往往是最跳腳的那些人。

他們希望這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不懂得據理力爭,這樣等他們想要不講道理的時候就沒人反抗了。有些人覺得反正被傷害的又不是他們,正好可以借機宣揚一下,自己有多麼深思熟慮和心懷慈悲。

作者:慕顏歌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 ... 10750061&page=1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36則讓你有態度、不委曲,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的世道智慧

作者序

得到的是僥幸,失去的是人生

  一個人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一生,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被外界的聲音指指點,時間久了,會忘卻初心,失去獨 立思考和堅持自我的能力。比起一句句溫柔的安慰,我想我們更需要一盆冷水。它會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自己的小格局、自己的低EQ,還有我們自己看不清,而別人看得一清二楚、卻不願意告訴我們的一切問題。

  在寫這本書的那些日子裡,我一遍遍地重覆播放張懸的那首〈關於我愛你〉:

  我懂活著的最寂寞,我擁有的都是僥幸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正如這首歌的歌詞所說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心境其實是相似的。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死角,藏著最深的祕密。

  隨著我們長大,越不信賴溫柔的安慰;我們越長大,越覺得直白和坦誠更重要。同樣的,在這本書裡我想說的是,雖然全是老道理,但對於你來說,也許都是新的問題。如果你看了幾篇之後,覺得這裡面有自己的影子,也不足為奇。當你困頓、迷惘時,如果你恰好看到這本書,希望你能從這本書的文字裡汲取力量,不要向這個世界繳械投降。

  張愛玲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非走不可的彎路〉。她站在青春的路口,她的母親攔住她說:「此路走不得,我以前走過。」她不信,覺得母親能從那條路上走過來,自己為什麼不能?於是,她堅持走上那條路,母親只好嘆息:「一路小心。」

  當她真的走上那條路時,發現母親沒有騙她,那條路真的難走。最後,當她拚了命努力,一路堅持,終於走出來的時候,看到一個年輕人正站在自己當年站的那個路口,她忍不位像母親那樣喊:「那條路走不得!」年輕人跟當年的她一樣,非走不可,於是她也說一句:「一路小心。」

  我所寫的也是這樣的一本、只告誡卻不勸阻,最後只說一句「一路小心」的書。、文字讀來通俗簡單、易懂,每個人隨時都可以停下手邊的工作讀上兩頁。內容也許沒有許多朗朗上口類似格言警句的話,但無論你是誰,我希望總有那麼一兩個句子能夠點破你的處境,刺痛你的心,鞭打你的神經。

  那也許正是一種得到的僥幸,一種深諳世事而不世故的智慧。

  在那篇文章中,張愛玲還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踫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麼練出鋼筋鐵骨,又怎能長大呢?」

  人生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成長也不例外。該做些什麼、走什麼樣的路,每個人都遵循著內心的聲音,一步步摸索著。摔倒了,爬起來;撞破頭,往後退;走岔路,走回來;迷路了,停下來……面對年輕人,過來人不要患上「攔路癖」,因為攔住他也沒有用,只能跟他說一句:「一路小心。」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都要自己過,每個人都有需要自己獨立去完成的人生功課。因為經歷,所以懂得。

  願天下所有不懂和懂得的人,成長不止,善良依舊!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等於零。」
  --美國,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

前言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
  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

  我有一個在北京做幼教的朋友,經常一大早就要奔波在不同的城市跑業務。這天一大早,我習慣性地開微信,果然他早早地就發了一篇文。

  然後,我看到了這麼一段文字:

  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趕上最早的一班列車,後背全濕透了。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座位,一位年過八旬的爺爺已經坐在那裡。

  「爺爺,這個座位不是您的吧?」

  「嗯,走得急,我買的是站票。趕上哪裡就坐哪吧。」

  「爺爺,您到哪兒下車啊?」

  「沒多遠,石家莊。運氣不錯,車都快開了,這個座位還沒人。」

  我欲言又止,默默地離開,就讓爺爺安心地坐著吧。

  人性中蘊藏著柔軟而有力量的情愫──善良,可以讓缺乏信任的陌生人放下心中的戒備。正如羅佐夫所說的:「人類感人肺腑的善良暖流,能醫治心靈和肉體的創傷。」

  善良是一種良知、一種本性,它立足於道德之上。然而,我也不只一次見到過一些場景。比如,老師給學生的評語是「他很善良」,沒有想到,家長不以為意地回應:「現在這個社會,善良有什麼用啊?最沒本事的人才善良呢!」

  我想說的是,不是善良不好,是我們今天對待善良的方式不對,以至於有一段時間,微信朋友圈流傳愛默生的名言:「你的善良,必須有點兒鋒芒,否則就等於零。」一下子就戳中了那麼多人的痛點。

  我認識一家人。他們從不跟人起正面衝突,也從不輕易開口找人幫忙,卻習慣於幫助他人。他們把「我理解,我懂」當作口頭禪,對他人的要求從不拒絕,結果往往是慣縱了他人,為難了自己。所以,我對「善良必須有點鋒芒」的理解是,一個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線應該越高。這樣才能避免縱容他人,也能保護自己。

  我再說一個朋友的故事。

  她在證券行工作,人看起來很溫婉,溫婉當中卻又藏著一股力量。她做事認真,為人處世也異常得體。比如,遇到同事向她尋求幫助,她會先瞭解具體的情況,然後說:「我很想幫你,但是要是我幫你,是害了你。這些事都是你必須要學的。所以,你可以自己處理,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

  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態度誠懇,語氣也十分真誠,同事聽了之後絕不會怪怨她,反而事後很感激。遇到有人向她借錢,一般情況下,她在不瞭解對方意圖之前,會不緊不慢地說:「這樣啊,我先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好嗎?」

  等瞭解了具體情況之後,如果對方是想搞投資,她會回絕:「抱歉,我對你做的投資實在不懂,我只能拿出一點點錢,實在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而且,我們家裡的情況你也知道,有老有小,必須要留儲備金,沒有餘力幫你太多。我相信你也會理解的。」一般對方都不會再糾纏,也不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如果對方真的是遇到急事了,她會答應借錢。還會事先就跟對方講好還款的期限和方式。她認為這樣對自己、對別人都是負責任的做法。我知道她當初借錢給她在墨爾本的妹妹買車的時候,也是先幫妹妹做了一個還款規劃,告訴她什麼時候應該換新工作,然後什麼時間開始存錢,在什麼時間開始還錢。她認為這樣既幫了妹妹,也是協助妹妹的成長。

  一開始,有一些同事、同學或親友或許會覺得,她這個人過於冷靜和理性,不是那麼率真、爽快,有的人甚至覺得她待人有些冷淡。

  但是,我卻觀察到她這樣做是對的。這些年來,雖然她也拒絕了一些人的要求,可是人緣一直很好。身邊的人都覺得她是一個可靠的人,非常值得信賴,所以遇到困難都願意向她求助。完全不同於我認識的那家人,一昧善意助人卻費力又不討好。

  你可以善良,但是請不要無謂的善良。如果經過歲月的磨練,你稍微修練出一些鋒芒,反倒可能游刃於人際,更從容地生活。我已經明白了,所以我希望更多善良的人,都能懂得善良的智慧。否則我們只能把自己憋成內傷。因為這個世上,有太多所謂的低能善良。

  比如,缺乏常識的善良──好心的老太太為生病的人推薦各種「偏方」、心懷慈悲的人把海龜帶到公園的池塘去放生……

  比如,不同情受害者只同情弱者的善良──你有一個不做家務、亂丟垃圾的嬌室友,你忍無可忍發飆之後,別人卻勸你要對室友寬容一點。

  比如,用妥協忍讓的方式表達「都是為你好」的善良──某人的丈夫喝酒賭博,還沙文主義,有一天他出軌了,卻有人來勸她說:「好歹夫妻一場,還是原諒他吧。」

  比如,無止境的幫助卻帶來反效果的善良──升米恩,斗米仇,不願將醜話說在前頭,結果不斷借錢給親戚幫他們渡過難關,卻在要回借款的時候與他們反目成仇。

  我不能為善良下一個定義,但是,善良不善良,你要自己學會去選擇。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你越退縮,喘息的空間就越少;日子也不是用來將就的,你越卑微,幸福就離你越遠。

  你無須把自己的姿態擺得太低。屬於你的,就要積極爭取;不屬於你的,也請果斷放棄。不想做的事,不必勉強自己去做;忍了很久的事,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下去。不要再讓別人來踐踏你的底線。一昧地忍讓或取悅,那不是善良,而是你不想承認的懦弱。也別做著別人不喜歡、不會感激,你自己做不好也不愛做的所謂善行。

  只有挺直了腰,世界才會給你屬於你的一切。

  如果你的生活只是對世界察言觀色,然後滿足於眼前的苟且,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忽視你的存在,如果你的被認同是靠委曲求全,那麼請記住: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061
得到的是僥倖,失去的是人生

前言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目錄

Chapter 1 你以為的善良,其實只是懦弱

如果你習慣了吃虧,習慣了沉默,習慣了委曲自己,習慣了不拒絕別人,你便會忘記其實你可以有態度,可以有觀點,可以有能力,可以過你想要的生活。
與其明哲保身,不如立場鮮明
你那麼好說話,其實是沒原則
善良,有時不過是弱者的擋箭牌
醜話講在前頭,並不醜
做人要學會適度的零容忍
善良是一種選擇,需要的是智慧


Chapter 2 說好的「吃虧就是占便宜」呢

你無須將姿勢擺得太低。屬於你的,要積極地爭取;不屬於你的,也請果斷放棄。
現實這麼殘酷,拿什麼裝無辜
你以為你的付出,是你以為的嗎?
請將你的善良,只給善待你的人
以愛之名滿足的,不過是你的野心
別用所謂的善意,去強迫他人
吃虧是福,但總吃虧哪來的福

Chapter 3 你多餘的犧牲,他看不懂也不心疼

老天爺的事你管不了,別人的事與你無關。請守護好你的親密距離,不要越俎代庖,也不要被越俎代庖。
多餘的犧牲都是情感的重負
沒了自己,就只是為別人而活
有一些好,永遠不會被感激
除了你,誰也沒資格打擊你
請守護你的親密距離


Chapter 4 你有多好,他就有多壞

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能縱容自己傷心失望。有時候,我們要寬容,但切勿縱容,要學會說「不」。
可以寬恕,但不能忘記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
想給他人力量,先讓自己發光
不抱怨,不過別人嘴上的人生
照顧別人之前,先把自己顧好
不懂得拒絕,慢慢地你就被毁了


Chapter 5 你沒那麼堅強,只能獨自堅強

傷害你的人從來沒想過要幫助你成長,真正讓你成長的是你的痛苦和反思。經歷本身沒有特殊的意義,讓它變得有意義的是你的堅強。
學著「示弱」,別憋出內傷
太在乎別人,就只能自己受苦
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巫師
你當堅強,而且善良
不要像你不喜歡的人那樣生活
有所缺憾,才能走向更完美


Chapter 6 可以替人著想,但要為自己活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何必用疲備的身心來愉悅別人
做人要懂得留一點愛給自己
無畏付出,不無謂付出
做自己,別讓世界改變你
我們活得都是自己的選擇
深諳世故卻不世故,才是成熟的善良


內容簡介

善良,是一種選擇
但善良不該等同妥協或吃虧
缺乏標準的善良
會為難自己,又慣縱了他人
就因為你很善良,底線應該更高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甫一上市,狂銷150,000冊
  ★中國「當當網」心理勵志暢銷榜NO.1
  ★網路好評不斷,突破15,000則

  戳中13億人內心痛點的人生開悟書
  在這個趨利的時代,你怎麼定義自己,世界就怎麼對待你

  ◆你是真的善良,還是習慣了妥協?

  *你那麼好說話,是不是其實是沒有原則
  *你沒有挺身而出,會不會是因為懦弱
  *你看起來一視同仁,難道只是學不會說「不」

  當你——
  習慣吃虧
  習慣沉默
  習慣委曲求全
  習慣不拒絕所有人

  久而久之,你會忘記你其實可以——
  建立你的態度
  表達你的觀點
  展現你的能力
  擁有從容的生活

  作者慕顏歌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她慧黠又有態度的觀點與文字,經常一語道破世道困境,為千萬人指引迷津,屢屢成為網路瘋傳的金句語錄。她最直指人心的觀點,就是在這時代,為「善良」寫下新的定義,破解許多人心中長久的兩難糾結。她認為,想要讓別人看見你的良善,你得用自己的光彩照亮自己。善良是一種選擇,不要習慣了容忍和退讓,結果慣縱他人,為難自己。

  本書收錄36段人生場景,層層剝開36種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心理與生活真相。作者在這些情境中,或苦口婆心、或當頭棒喝,解析引導,讓我們看穿人際的困境,重拾力量,找到適切的出口,她說:

  ——人生會有各種遭遇,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好人還是爛人,你總會在某個時間點遇上。倘若你無力承擔,沒人能代替你承擔,你無法跟執著於個人觀念而傷害你的人理論,你只能努力讓自己不被打倒。

  ——在你能力範圍之內,你可以伸手幫忙;超出能力範圍的,要果斷拒絕。這是一種對風險和責任的確認,沒有人應該為了成全別人的慾望而委曲求全。

  ——生活就是不操這心,就得操那心的愛恨糾葛。遇上了一個捨不得讓你受苦的男人,如果他沒能力怎麼辦?如果他落魄了怎麼辦?如果不做好面對真實生活的準備,突然遇上了世界的殘忍,你怎麼辦?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犧牲,都是一種多餘的付出,往往會成為雙方的情感重負。

  ——你應該堅強地面對一切,但你也有權不委曲自己,到最後達到的最好狀態大概是,你懂得了如何愛自己。那時,你不再犧牲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拚別人眼中輝煌的未來。

  ——先己後人。也許聽起來很冰冷,但它會幫我們和這個世界好好地相處。

  她提醒大家,越是善良的人,待人底限要越高。散發出鋒芒的人,才能兼顧人情與智慧,真正活得自在!

  ◆成熟人格的善良法則

  *可以替人著想,但要為自己而活
  *越是善良,待人底限要越高
  *與其明哲保身,不如立場鮮明
  *深諳世故卻不世故,才是成熟的善良
  *醜話先講在前頭,一點也不醜
  *照顧別人之前,先把自己顧好
  *做人要學著適度零容忍
  *你的善良,只留給善待你的人
  *吃虧就是吃虧,被占了便宜哪來的福
  *別人對你好是因為別人喜歡,你對別人好是因為自己甘願
  *一昩胸懷天下,只會讓自己不爽
  *有時候,你沒有逼自己,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061
返回列表